办酒席,通常都不能没有凉菜。凉菜是酒宴的序曲,热菜未上之前,几样凉菜,或荤或素,先尝尝鲜,垫垫饥,那是别有趣味的。
凉菜,普通称为冷碟,但苏北里下河一带却叫“冷盆”,显得比较粗犷豪爽。凉菜更适合佐酒,我们那里也有另一种说法,叫“蘸酒”。其实并非将菜肴在酒里蘸一下,而是下酒的意思,却又如蜻蜓点水一般,绝不喧宾夺主。
四五十年前,里下河地区的人家逢年过节或因红白喜事办酒请客,都是摆八仙桌,上八大碗。与如今带转盘的圆桌不一样,八仙桌台面面积虽不及圆桌大,可是转不起来。假如同时有几道菜上桌,离得远的肯定够不着,又不太好意思站起来伸筷子。因此,八大碗都是一碗一碗地上,一碗菜吃得差不多见底了,这才端上下一道菜。
所以那时,上凉菜也不弄六碟八碟,而是一个大拼盘。拼盘的一大好处是,将几样凉菜拼到一起,装在大盘里面,摆到桌子中央,与东西南北四面大致等距。在座主宾不必起身,也能伸手可及。
从前的拼盘,一般情况下,里面分量最多的是炝萝卜。白萝卜青萝卜均可,洗净切块,用刀平拍至松散欲裂,加适量精盐、白糖、生抽、香醋炝一下,再淋上少许麻油,拌一拌就行了。本地多产萝卜,用来垫底最好,就在盘里堆成一个小丘。接下来就是“面子工程”了。切成薄片的盐水猪肝、香肠、卤牛肉或白切猪肉等等,是荤的,在那个年代自然比较金贵,一般有两三样即可,把它们贴在堆好的萝卜上。咸鸭蛋或松花蛋,也切成瓣状小块——一只蛋正好可分为八瓣,在底边围作一圈。还有油炸花生米,均匀地撒在盘子边沿。最后,再在顶部放些切成寸段的香菜。
绿油油的香菜、红亮亮的花生、亦黄亦白的咸蛋、深褐色的猪肝……如此简单的拼装,五颜六色,好吃又好看。需要申明一下的是,拼盘里的配料必须新鲜,荤菜自不必说,即便是萝卜花生,也要吃个脆劲,不能隔日久置,否则,就算意昂2注册没有变味,也会影响口感。
拼盘的特点虽在于“拼”,但决不能胡拼乱凑,那有一定的讲究。咸菜、蚕豆、萝卜干,平时虽也经常拿来下酒,却不可摆到拼盘里滥竽充数。若是现在,酒席上的冷碟里出现咸菜烧毛豆、炒蚕豆、酱萝卜等,一点也不寒碜。可是从前吃一回酒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酒菜置办得怎样,客人们会评论一番,若是存心糊弄,总不免被说三道四的。
里下河平原方圆千里,各地各乡风,拼盘内容也是同中有异,而总体上是大同小异,比如有些地方会添加些海蜇、糖蒜之类。各家经济条件不同,因此也有六味拼盘、八味拼盘的差别,尤其体现在荤菜的品种和分量上。哪家的酒席舍得多花钱,办得很体面,往往在拼盘上就已经先声夺人。
八仙桌子,坐八个人,办菜的厨师心中有数,猪肝片、咸蛋块,至少得人人有份。而桌上主宾,则大多敬老爱幼,彼此谦让,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礼数。
在苏北的许多乡镇,拼盘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团结大拼盘”,这就多少带一点那个年代的色彩。不过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确实体现了主人家的热诚,宾客间的礼让,酒席上的热闹,那是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也是一片浓郁而朴实的乡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