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口可乐涨价3块5时代或终结”、“多个渠道的可口可乐出现涨价”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饮料之王可口可乐涨价的消息随之引发网友关注。
据多家媒体报道,多个终端的可口可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涨价,便利店、小超市以及不同商超的售价都略有不同。
在社交平台,可口可乐涨价的事也被网友提及。一位江苏网友在小红书上表示:500ml的可口可乐涨价到3.8元了,并且附上了超市价格图。
甚至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在北京市场的友宝无人零售渠道已断货一段时间,用百事可乐产品代替。
另有四川的采购商表示,可口可乐工厂在上个月涨价,24瓶的300mL可口可乐拿货价上涨4元。
意昂2娱乐
可见,可口可乐相关产品在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也不一样,即便价格上涨,也是微涨。
不止可口可乐,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饮品企业对旗下产品进行提价,甚至连瓶装水都涨价了。
2023年1月底,有经销商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按照“华润怡宝关于经销商终端价格调整通知”,怡宝纯净水自2023年3月1日起,上调一元一件。
2月初,养乐多100亿活菌的原味和低糖产品开始涨价,单价分别从11.7元、12.7元涨到12.8元和13.8元。
2月12日,“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均瑶健康宣布,将对“味动力”品牌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约为3%—6%不等,新价格执行于2023年3月1日开始实施。
此外,宝矿力水特宣布将于4月1日起陆续调价,其中,500ml装产品是自2000年以来,时隔23年首次上涨,上调幅度约为0.5元/瓶。
至于涨价原因,企业纷纷表示主要是应对原材料、运输、包装及辅材等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就拿成本最低的饮用水而言,曾有饮用水企业直言,一瓶水的成本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涉及方方面面,水、包装、物流等都是基本成本,另外还要经销商有钱赚,如果一瓶水只卖1元钱,摊薄成本后几乎很难赚到钱。
据瓶级 PET(一种高分子聚酯材料) 行业龙头企业万凯新材发布的2022年中期报显示,瓶级 PET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1.80%,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105.53%,毛利率 7.39%,同比下降 1.68%。
万凯新材曾表示,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均在 90% 以上,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原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以及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波动较为明显。
据悉,万凯新材目前的主要客户,包括可口可乐、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等国内外企业,饮用水、饮料基本稳居年度前十大客户。
网友推测,我们熟悉的瓶装水企业很可能会再次迎来价格上涨。而饮品就自不必说了,近两年一直都在变着法的涨价。
饮料是很多人都喜欢喝的产品,现在饮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以前一些2.5元起步的饮料,到现在一瓶4元、5元、7元的饮料相继出现。比如我们以前喝的碳酸饮料都是3元一瓶,但是现在一些升级的碳酸饮料已经涨到5块以上了。并且,如果你留心观察商超、便利店会发现,5元以上的饮料占据了饮品区更多位置,而低于3元的则多是一些小规格饮品。
除了原材料上涨导致价格越来越贵之外,还有一些为了吸引用户,在包装材质、造型以及包装文案上狠下功夫,当然,价格也就跟着提上去了。
除此策略之外,很多厂商在饮料的功效方面进行了一些独特宣传,定价也高,从热销的奶茶就能看出来。
毕竟,自1979年重回中国市场以来,可口可乐40多年来的价格就一直没变过。
不管是标准糖还是顺应用户需求推出的无糖可乐,价格都在3块左右,这恰好是喜好碳酸饮料用户的快乐源泉,而低价也是可口可乐最深的标签和护城河。
在看到可口可乐接连涨价的消息后,网友纷纷表示自己的快乐即将没有了,还是选择白开水。
目前,部分原料和包材成本上涨仍是众多食品饮料公司关注的重点。今年4月,国内瓶级 PET 企业万凯新材表示,今年一季度产品瓶级PET及主要原材料PTA价格重心较年初有所抬升,二季度价格走势需综合上游价格、下游需求,产业链供需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此外,食糖的批发价也在拱火。4月6日,作为国内第二产糖大省的云南,白砂糖批发价上调至6300元/吨,同比上涨10%,价格创5年来新高。据悉,糖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国际糖价期货持续走高外,也与全球食糖产量缩减有关。
种种迹象表明,饮料企业接下来仍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未来几个月消费者也将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
电脑报的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从不断更的电脑报最近好像很难刷到了,这是因为,微信公众号推荐机制又双叒调整了!想要不错过我们准备的内容,请一定要星标“电脑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