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位能够对歌剧有反应的人,都可能体验过一位了不起的戏剧女高音倾情演唱如薇奥莱塔那句‘爱我,阿尔弗莱德’ (Amami, Alfredo)时带来的激动的战栗。” 这是戴维·斯诺曼在他那本关于歌剧社会史的《镀金舞台》 一书中写下的。 此书在第三部分“歌剧的复活”中用了整整一章来谈论歌剧女主角,从激发瓦格纳创作灵感的贝多芬《费德里奥》女主角莱奥诺拉饰演者施罗德-德弗里恩特,到20世纪的玛丽亚·卡拉斯,这些歌剧王国的“天后”们,几乎无一不被灿烂的光环所围绕。而伟大的歌剧女主角们展现其声乐才华的最佳用武之地,无疑是那些遍布于歌剧杰作中的咏叹调。伟大的作曲家在灵感洋溢的时刻写下的那些天赐旋律,不仅有着令人百听不厌的旋律美,而且,正如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在一次访谈中所指出的, “旋律,当出自大师之手时,具有一种传递的力量。”女高音歌唱家周晓琳这张专辑所汇集的14首经典咏叹调,无不具有强大而神奇的传递力量。
当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威尔第《游吟诗人》于2014年5月上演时,周晓琳饰演的女主角莱奥诺拉有着令人瞩目的出色发挥。第一幕的咏叹调“美丽的夜空,万籁俱寂”(Tacea la notte placida),在连绵起伏的声 乐线中蕴含着戏剧感;而与之相接的“爱,无法以言语表达” (Di tale amore, che dirsi mai può dalla parola)则以灵活清晰的演唱传神地表达了洋溢于莱奥诺拉心中的喜悦幸福。颤音的华丽跳跃,高音的高亢有力,赋予周晓琳的演唱以强烈感染力。第三幕中的咏叹调“乘着爱的玫瑰羽翼” (D’amor sull’ali rosee),深情的浅吟低唱与威尔第式华彩装饰相映成辉意昂3,炽热的爱与暗夜的悲哀,即使在脱离剧情作为独立的咏叹调演唱时,依然触动心弦。
普契尼《托斯卡》第二幕中的“为艺术,为爱情”(Vissi d’arte, vissi d’amore),不仅透出艺术的圣洁光辉,爱情的温暖回忆,还有托斯卡这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世界里角色与饰演者的一次奇妙的身份重合——痛苦的怀疑、心中的恐惧、委屈与抗议,周晓琳在此呈现的是一位多面、丰满而真实的托斯卡,她的演唱契合的不仅是真实主义歌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所有歌剧表演中一个至高原则,即音乐与戏剧的携手同行。普契尼在这首咏叹调中处理声乐与器乐歌唱线条的精湛手法,在周晓琳与安德烈亚·利卡塔指挥的BBC威尔士国家管弦乐团的合作中,就像我们在卡拉斯与德萨巴塔、普莱斯与卡拉扬等前辈名家的联袂阐释中一样,再次得到印证。作曲家写下“充满深情而极度柔和” (dolcissimo con grande sentimento)表情指示的降E大调乐句,仿佛沐浴在一道神圣的光辉中;而声乐与器乐的分离与重合所具有的如画之美,恰如华盛顿·欧文在《埃文河畔的施特拉福》一文中所描写的:“埃文河不时地映入眼帘。它流过广阔肥沃的河谷,曲折蜿蜒,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河水时而在岸边柳林中闪闪发光,时而隐没在树丛中或翠堤下……其间万般柔和悦目的景色,多少像被埃文河的银色链条锁住了一样。”
威尔第《茶花女》 第一幕最后的“多奇怪!……永远自由自在” ( strano!... Sempre libera),不管歌剧热爱者们对其中的每一句多么熟稔于心,周晓琳的演唱依然让这段咏叹调焕发出新的美,而且,正如在本专辑其他咏叹调中一样,高音的弱唱在充分控制中具有细腻的表情。
普契尼的《燕子》或许没有资格跻身于普契尼水准最高的歌剧杰作行列,但剧中的“谁能猜中多蕾塔的美梦” (Chi il bel sogno di Doretta)却堪称美妙绝伦,在根据E.M.福斯特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导演詹姆斯·伊沃里富有想象力地将卡纳瓦的演唱作为配乐,让曼妙的歌声与情节推进相得益彰。当天籁般的高音直上云霄、在广袤的空中翱翔、焕发出灿烂光彩时,是属于任何一位歌剧女主角的、也是属于“任何一位能够对歌剧有反应的人”的激动的巅峰时刻。
贝里尼《诺尔玛》中的“圣洁的女神”(Casta Diva),威尔第《命运之力》中的“安宁,安宁,我的上帝” (Pace, pace mio Dio),以及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中的 “人们叫我” (Sì, mi chiamano Mimì), 周晓琳在悠长连绵声线的保持与起伏上显示出卓越的艺术修养。威尔第的《西蒙·波卡涅拉》在角色的设置上突出的是嗓音低沉的男性“政治人物”,正因如此,西蒙·波卡涅拉失散多年后重逢的女儿阿梅莉娅,为此剧带来亲切和温暖,她在第一幕前奏曲后演唱的“繁星和大海在黑暗时刻” (Come in quest’ora bruna),同样需要声音的翱翔感,同时具有强烈戏剧张力。而另一位阿梅莉娅——威尔第的《假面舞会》中爱恋着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而又不愿背叛自己丈夫的雷纳托夫人,在第三幕的“我将死去,只有最后的心愿” (Morrò, ma prima in grazia)中表达了一位妻子和母亲的心声,在如泣如诉的大提琴独奏伴随下,感人至深。《图兰朵》中的柳儿在图兰朵面前虽然只是一位卑微女子,但在“主人,请听我说” (Signore, ascolta! )和“你冷若冰霜”(Tu che di gel sei cinta)中,她的深情,她的魅力,让高贵的公主黯然失色。在这两首咏叹调中,周晓琳展现了她声乐艺术更抒情和甜美的一面。
普契尼《曼侬·莱斯科》第二幕的“在那些精美的幔帐中” (In quelle trine morbide ),大提琴独奏再次响起,从极轻的弱唱到热烈的高歌,最后回归于平静,需要歌唱家出色的控制能力。《蝴蝶夫人》中“晴朗的一天”(Un bel dì vedremo ),从喃喃低语的起始乐句到歇斯底里式爆发,在音乐的推进中抵达燃烧般的高潮。这样的咏叹调需要歌唱家不仅具有卓越的声乐造诣,而且要有基于对角色深入理解的心理刻画能力,周晓琳 的演唱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她具备为歌 剧女主角所需要的声乐天赋和艺术修养。
B B C 威 尔 士 国 家 管 弦 乐 团 是 英 国 最 为 多元化的管弦乐团之一。作为广播管弦乐团 和 威 尔 士 国 家 管 弦 乐 团 , 曾 演 奏 过 各 种 作 品。在首席指挥托马斯·桑德加德、首席客 座指挥张弦和桂冠指挥尾高忠明的带领下意昂3, 乐团在曲目编排上锐意进取;威尔士作曲家 休·沃特金斯是乐团的驻团作曲。
BBC威尔士国家管弦乐团获得了来自威 尔士艺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BBC威尔士的 部分协助。
安 德 烈 亚 · 利 卡 塔 曾 在 意 大 利 及 海 外 与诸多歌剧院和交响乐团合作,包括英国皇 家爱乐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等。在斯波莱 托,他指挥了《莎拉》的世界首演——这部 当代歌剧以玛丽莲·梦露的生活为原型,由 保罗·维作曲,帕特里卡·约内斯科导演。
今天(6月26日)下午14:30广州大剧院会员俱乐部邀请到周晓琳老师,为大家分享个人演艺经历,畅谈出演歌剧《马可·波罗》“传云”一角的感受与挑战,对于中国原创歌剧未来发展的思考,并为现场观众展示美妙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