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三部曲》是抗战时期广为流传的一组爱国歌曲,共由3首歌曲组成:第一首《松花江上》,创作者张寒晖;第二首《流亡曲》、第三首《复仇曲》,创作者均为刘雪庵、江凌。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山河沦丧、同胞流离失所,全国各地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那个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年代,《流亡三部曲》以振聋发聩的声音,鼓舞了中华儿女的斗志,对激励广大民众走向抗日战场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1年9月18日深夜,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政府对日寇的侵略行动一再妥协退让,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1936年11月,正在西安省立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在街头目睹了大批流亡同胞的悲惨境况。听着他们的哭诉,张寒晖义愤填膺。虽然他从未去过东北,但那一刻他仿佛置身白山黑水之间,来到松花江畔。
他夜不能寐、愤然执笔,创作了歌曲《松花江上》。歌词开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富饶的家乡被日军侵占,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强烈的对比,把同胞有家难回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丧家之悲、流亡之恨在胸口难以排解,歌曲的旋律伴随着悲愤的情绪变得越发激昂。“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歌曲谱成后,张寒晖先在二中学生中教唱。后来,歌曲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便传遍了全东北军。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随后歌曲又流传到全国各地。
一曲《松花江上》,唤起了中华儿女内心的共鸣。它深沉悲怆的旋律,唤醒民众保家卫国的抗争精神。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作曲家刘雪庵等爱国人士准备赴武汉继续抗战。在几经辗转的轮船上,刘雪庵与时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内委会主任江凌相遇。
当时,《松花江上》的歌声已传遍全国。刘雪庵与江凌一见如故,从抗日救亡运动谈到新音乐和歌曲《松花江上》。他们觉得《松花江上》词曲俱佳,但是歌曲的情绪太哀伤了,于是两人决定为它续作两首歌,联起来称为三部曲。
江凌创作了歌词,刘雪庵在船上完成了谱曲,这首歌取名为《流亡曲》(又名《离家》)。“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歌词承接了第一首《松花江上》,叙述了受日军迫害的同胞离开故土、四处流亡,最后醒悟、誓死抗争的历程。
“谁使我们流浪?谁使我们逃亡?谁使我们国土沦丧?谁使我们民族灭亡?来来来!来来来!我们休为自己打算,我们休顾个人逃亡,我们应当团结一致,跑上战场,誓死抵抗……”歌曲从对悲惨遭遇的哭诉、愤懑之情,一层层推进,最终集中到“誓死抗争、争取解放”的主题上。第二首歌作为三部曲的过渡起承转合,由沉痛哀伤逐渐转为激昂雄壮。
刘雪庵与江凌到达武汉后,又合作创作了第三首,歌名为《复仇曲》(又名《上前线》)。“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你是黄帝的子孙,我也是中华的裔胄,锦绣的河山,怎能任敌骑践踏?”歌曲呼唤更多有志之士加入抗日队伍,为国家战斗,为家人报仇。
创作完成后,他们将3首歌合为《流亡三部曲》,当即指导流亡学生排练,在中国戏剧界支援各地抗敌军联合大公演时首次演出。当最后唱到“拿起我们的枪杆笔杆,举起我们的锄头斧头,打倒这群强盗,争取我们的自由。看,光明已在向我们招手”时,所有听众的心都被紧紧凝聚在一起。从此,《流亡三部曲》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抗战年代,《流亡三部曲》以悲壮的呼号和深刻的内涵激励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岁月更迭,那段泛黄的曲谱、动人的歌声,仍提醒着我们每一名军人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保持枕戈待旦的战备状态,练就过硬的胜战本领,守护好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