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在党的十九大刚刚落幕之际,九九重阳晒秋之时,当晚《若秋》——石磊竹笛独奏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
音乐会现场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全场座无虚席,竹笛届泰斗、名家齐聚音乐会现场。音乐会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中国电影交响乐团担任全场协奏,著名指挥家张列亲自执棒,特邀“笛友之家”品牌创始人徐登朝担任音乐会导聆。
本场音乐会中用“新人、新作、新乐器”三个关键词,充分体现了音乐会的特点和亮点。
石磊作为地方院校的竹笛教师,是首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音乐会的青年演奏家,是中国笛坛青年演奏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人物之一。通过音乐会的呈现,给自己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树立新的艺术标杆,体现自我更大的艺术价值。
音乐会中的十首作品中有七首作品是石磊本人创作或参与创作的,全部作品都进行了重新配器,许多曲目均为首演作品。其中《灞桥》、《红高粱叙事曲》等作品取材与陕西(石磊家乡),旋律高雅悠扬,韵味十足,不以高超的技术、独特的技法进行演奏,而是回归朴素、回归美,甚是走心,深受广大笛友喜欢,在业内外已形成较大影响,并得以广泛传播。
音乐会中的《新疆印象·天山马》、《阿诗玛叙事诗》等作品使用了四川音乐学院所特有的十孔笛演奏;埙曲《春叙》则使用了专利乐器——双腔葫芦丝埙进行演奏;特邀助演嘉宾首都师范大学著名青年笛子演奏家胡玉林,为观众们献演了用其与制作名师董雪华共同发明的新乐器管笛演奏的作品《管韵》,青年作曲家黄巧专门为其配器,作品颇具特色,以独有的乐器特性来诠释大自然萧瑟的深远意境。
音乐会以《灞桥》开场,灞桥位于西安市城东,是石磊家乡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全曲慢板惆怅、快板热情、广板豪迈,秦腔韵味浓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若秋》是本场音乐会的主题曲,是石磊的倾心力作,恰逢深秋时节,点题之笔,将全场气氛推向一个热潮。《新疆印象·天山马》是四川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黄旭和石磊共创之作,难度颇高,速度如闪电,多变的半音,突破传统仿声学的一种马叫,在一支竹笛上做出五种马叫,还模仿出马的叹气声,将上半场推向高潮。
下半场以《孤烟直》开篇,特邀四川音乐学院著名中阮演奏家沈非友情助演,这是一首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型乐曲,旋律动人心弦,快板流行舞动的节奏,乐曲中笛子与中阮现代技巧的即兴演奏加之乐队舞动节奏的烘托,使全曲更加优美动听,更准确地表达了曲中不同情感的跨度和精神内涵,巧妙的中西结合也使得现代流行元素得以升华。《红高粱叙事曲》是石磊在2015年《红高粱》电视剧热播时,根据其片尾曲《九儿》创作而成,推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大家的热捧,已成为笛界非常热门的演奏曲目。《阿诗玛叙事诗》是易柯、易加义、张宝庆专门为十孔笛演奏而创作,亦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保留曲目,乐曲调性复杂、技术难度大,以十二平均律呈现,该曲曾获得“全国第二届音乐作品评奖二等奖”。音乐会最后,著名青年作曲家肖超根据马迪、张延武创作的《跑旱船》,加以管弦乐重新配器,由石磊、胡玉林演绎的二重奏《跑旱船》将音乐会划上圆满句号。
出席音乐会的嘉宾有: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林文增,四川音乐学院易加义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詹永明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教授、袁非凡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建平,人民音乐出版社资深编审张辉,著名笛子演奏家杜次文、屠式番、张森清、闫宗佰、陈悦、张健、王华、朱玉珍、陈东宝、侯长青、张辉、蒋宁、意昂平台王溪、李乐、乔成林、艾鸿波、孙楚博、马云鹤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江苏、山东、山西、陕西、湖北、辽宁、四川、内蒙古全国各地的笛友和朋友们。音乐会得到《音乐周报》、《乐器》、《中国民乐》、点石笛箫、全球艺术文化网、笛友之家和《中国竹笛》杂志、桔丁文化等媒体与单位的大力支持!
十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一份情怀,却是件不易的事情。从刚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到现如今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的的青年演奏家,石磊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间他把对竹笛的一腔热忱升华为一首首笛乐作品,当这些已然是当代笛界流行的作品再次由他本人吹响在北京音乐厅时,中国乐坛见证了他这辉煌的一刻,时间也在他的艺术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林文增会长所说:“作为一名在四川音乐学院工作的年轻教师,能在北京举办一场个人竹笛独奏音乐会,实属不易!石磊在笛乐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拼搏精神是众多同龄人值得学习的榜样!”
音乐会可以谢幕,艺术之路没有终点,音乐会只是石磊艺术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是笛乐艺术实践的一次展示与交流,石磊正迎着朝阳,走在笛乐艺术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