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7日,美国乔治亚州多宾斯航空后备基地,迎来高光时刻,F22猛禽,全球第一款量产的第五代隐形战机,首飞成功。它的速度之快,连伴飞的F16都很难追上。2020年5月,委内瑞拉边境,一架F22灰头土脸的紧急逃离,多年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领空,遭遇“滑铁卢”。“JY-27”,一款来自中国的反隐身雷达,快速将它捕捉住。七十年前,一群人靠捡来的“破烂”,打造出了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雷达,一种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探测物体方位的设备,是国家能力的象征。南京城北一座两层小红楼,三四台机床、几部从敌方缴获的雷达,这是新中国雷达工业的全部家底。技术落后,必然挨打。86岁的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义,面对媒体镜头,至今对那段憋屈的历史耿耿于怀:解放初期,新中国只能捡别人的雷达用,很多武器甚至没有雷达,被炮弹打中,都不知道是谁的。
“结束了战争,而雷达赢得了战争”,这是西方科学界对二次世界大战的概括。英国人对该技术理解,曾走在世界前列。1864年,一篇名为《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年仅33岁的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几十年后,英军在海防线上,架起了最早的雷达,守护本土不致沦陷。在1940年,战争最紧张的时刻,丘吉尔决定向大洋彼岸的美国,全面转移敏感技术,最震撼的包括“雷达磁控管”,这是微波雷达的关键器件。兴奋的美国研究人员将其评价为“有史以来运抵美洲大陆的最贵重货物”。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一架背驮“大蘑菇”的飞机,引领空中编队,飞跃广场。空警2000预警机,现代化战争“空中帅府”,一步跨越国外三代发展历程。美国智库曾评价:“中国采用的相控阵雷达的空警-2000比美国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铸就这一“大国重器”,正是那群从捡“破烂”开始,成长起来的队伍。电科14所,中国雷达工业的“老母鸡”。
14所内部,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老一辈科学家,生生练就了一套‘看’雷达的绝技,每次出国到处看雷达,回来后立刻回忆、画图纸,然后组织团队研究、设计”。1950年5月,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在给中央的信件中提到:“没有雷达兵、雷达网就没有空防,没有空防就没有国防”。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新中国的雷达人,硬是靠“拆解、分析、仿造”这样的土办法,一点点追上来。
新生的共和国,曾面临恶劣的外部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巴黎秘密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也被外界称为“巴统”,目的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技术。朝鲜战争爆发后,该机构还单独成立“中国委员会”,设立针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禁运的项目,比苏联还多500余种,可这依旧没能阻挡中国雷达人前进的脚步。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击落U-2侦察机、建设相控阵战略预警雷达,中国人只用了20年的时间。
1951年,在抗美援朝处于艰苦相持阶段,为了切断志愿军的运输补给,美国派出B-29飞机,对鸭绿江两岸狂轰滥炸,并进行电磁波干扰,导致我们的雷达不能发现目标。新中国没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解决问题只靠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这群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年轻人,第一次摸到实战雷达,心脏都在加速跳动。年龄不是障碍,在没有器材、没有零件的情况下,他们就地取材,用罐头盒制作电容器,改变雷达参数,用拉杆、麻绳制作联动装置,成功解决抗干扰问题,清晰的记录下敌人飞机的航迹,引导志愿军飞机,设伏突袭。数次过后,美军再也不敢派飞机深入中国后方。
如果说抗干扰,展现的只是防御能力。那击落U-2高空侦察机,展现的就是中国雷达人的进攻能力。世界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U-2飞机,曾像一块“疥癣”,纠缠着新中国。1962年,在“两弹一星”研制的紧要时期,美国频繁派出U-2,侦查中国腹地,刺探军事情报。它两万米的飞行高度,只有导弹能够得着。可国产的红旗1号导弹,仿制自苏联的萨姆2,一直无法将其准确击中。中国技术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新雷达体制,增强发射功率,降低接收噪音,预埋多种抗干扰电路,完成红旗2号的研制。在随后的实战中,连续击落5架U-2,让它们有来无回。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该型导弹成为中国空军防空作战的主战装备,服役40多年。
2019年,建国70周年之际,央视新闻频道曾播出一档节目,名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门提及中国雷达事业。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兴奋的向记者介绍着他的素描画作。五十年前,他曾是电科14所的技术人员,素描画作上的山川,也是他工作的地方。
河北宣化黄羊山上,坐落着一块形状规整的巨型建筑,八层楼高,两个篮球场的面积。这里曾是刘慈欣科幻作品《三体》中提到的“红岸基地”原型。中国第一代反弹道导弹系统,7010大型相控阵远程战略预警雷达,在中苏关系紧张时,保护境内不受导弹威胁,甚至可以在数千公里外,发现人造卫星这样的极限目标。
14所的老辈科研人员,曾自嘲:“平时住在大山深处简陋的平房里,一待就是几年,只有工作间隙才有机会到附近的县城采购生活用品。从山上下来,衣衫褴褛的形象,被附近老百姓形容为土匪,大家都不知道这群人是干什么的”。1983年,苏联一颗核动力卫星坠向地球,全世界面临核污染的威胁。凭借这部雷达观测的数据,国内准确预报了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震撼世界。
进入新世纪,西方对华的技术遏制,仍不松口。苏联解体后,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的“巴统”,宣告解散。但更严格的贸易限制,“瓦森纳协议”,被制定出来。内容包括,限制先进的电子器件、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的正常贸易。中国和伊朗、利比亚并列,均在被限制的国家名单中。为了防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该协议还规定:“成员国出口一般按照N-2原则审批。通俗解释,卖给中国的产品与技术,要比最先进的晚两代,甚至更长”。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尤其明显。中芯国际曾花费8亿人民币,计划从荷兰ASML公司进口一台极紫外光刻机,可至今仍然石沉大海。
2004年,中国曾计划购买捷克“维拉”雷达系统,但在交易的关键时刻,被迫终止了。当时,曾有记者在美国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问:“为阻挠捷克对华出售雷达,白宫向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发言人轻描淡写的回答说:“我们与捷克政府讨论了这一问题,但最后决定是他们自己做出的,我们很高兴他们做出这一决定”。不过,消息人士透露:“我们不希望中国人拿到这些东西,任何加强中国能力的系统,都不利于地区稳定”。包括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层亲自写信给捷克政府领导人,就对华出售雷达一事施加强大压力。
美国政客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1999年,该国轰炸南斯拉夫时,曾有一架美军F-117隐形战机被导弹击落,而侦测到F-117的是一套名为“塔马拉”的雷达系统,而它正是“维拉”的前身。一件又一件鲜活的事实,警示我们,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国防建设,绝不能放在他人手里,国产自研才是硬道理。
“这次把机载雷达做成了,我比考上哈工大还要高兴”,住在医院养病的贲德院士,每每想到此事,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1962年,他从哈工大毕业后,被分配到14所,当初的人生目标只有十个字“学得文武艺,服务新中国”。宣化黄羊山崖上,“7010”这座“深山巨无霸”的背后,曾留下他的奋斗的痕迹。那时,国内在相控阵雷达领域的研究,一片空白,想学必须看英文资料,英语基础几乎为零的贲德,不得不争分夺秒的背单词、学语法,连吃饭排队、去卫生间的时间都不浪费。
在别人看来,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后,贲德意昂2平台会在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但他接下另一项任务,攻坚机载雷达,从研制仰面朝天的大家伙,转向研究塞进战斗机鼻子的小精尖,而且技术路线完全不同,后者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美国也是用了近20年,才从理论变成实践。国内曾尝试购买,但对方开价一千万美元,还附加政治条件。
贲德曾回忆说:研制期间,我去向军委副主席汇报。汇报到中午时,他说你就别走了,今天中午咱们喝断头酒,意思是,如果这种雷达你搞不出来,就要杀头。虽然这是饭桌上的话,但是我理解,这个话的分量还是挺重的。整整10年时间,我一点不夸张,我没休息过星期天,没休息过节假日,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十年后,该型雷达鉴定通过的当天,贲德住进了医院,心肌炎、心脏早搏接踵而至,可他比考上哈工大还要高兴。
“三军之眼,国之重器”,是军方对14所的评价,也是对14所背后,无数科研人员默默付出的最高肯定。从7010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到空警-2000、中华神盾,14所这只雷达工业“老母鸡”,实现了海、陆、空全覆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70年前,从捡来的“破烂”中,学习技术经验。50年前,扎根深山老林,建设护国盾牌。30年前,不惧西方讹诈封锁,研制出自己的机载雷达。如今,在委内瑞拉边境上空,狡猾的F-22遇到中国雷达,也只能选择马上逃离。从深海小岛到荒漠边陲,从白山黑水到西域雪峰,一双双由中国雷达人铸造的天眼,时刻紧盯着祖国的领空,织就出的无形天网,筑起共和国牢不可破的空天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