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湖南道地药材和药食同源品种,至少有3000年栽培历史,《中华本草》记载“以湖南产品为佳”。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
百合、玉竹、黄精,同属百合科植物,是药食两用的道地和特色药材。三种中药材均成功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县市品牌打造如火如荼。
枳壳qiào 枳实,是湖南特色药材,以沅江枳壳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沅江、汉寿、安仁、澧县、慈利等县市,总产量约占全国的50%。
杜仲是药食两用特色药材,也是适用范围最广的重要胶原植物。湖南作为我国杜仲最大产区,主要分布在慈利、安化等地。
茯苓是临床运用最多的四大传统药材之一,享有十方九苓和药膳白银的誉名。中国茯苓之乡湖南靖州,有“靖州茯苓甲天下”的美誉,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茯苓初加工和集散地。
山银花,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是湖南特色药材,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要分布在隆回、溆浦等地,是国内山银花最大的产区。
博落回,是农业投入品应用的特色药材,国内中兽药的标志性产品原料。湖南是全国博落回种植的最大产区,在邵阳、怀化等地都有大量种植,是全球化的饲用替抗产品。
“湘九味”也是一个概数,代表湖南境内优质且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药材,由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构成。它不仅指药品和饮片,还包括食品、保健食品、植物提取物、日化产品、农业投入品等支撑湖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大健康产品。
十三五期间意昂3,湖南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全省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593亿元,种植面积达450万亩,“湘九味”品牌中药材种植面积占30%,形成武陵山脉、罗霄山脉和南岭山脉三大中药材生产区域。认定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20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总数超3000个,从事中药材种植农户超过50万人,产值超过200亿元;规模中药工业完成营业收入360亿元,规模以上中药工业160家;年销售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达24个;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约20个,制定发布道地药材团体标准6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
新冠疫情期间,湖南第一时间制订中医药防治指南,推出防疫中药,并涌现出银黄清肺胶囊、清热解毒颗粒、麻杏宣肺颗粒等一批明星抗疫产品,为全方位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湘众药材竞艳,四水湘九味争芳。让我们通过“湘九味”品牌引领,“示范县”基地带动,“湘药”品牌培育,“三产”融合发展,乘上引领中药材优势品牌建设之巨轮,扬帆起航迎接更加壮丽的辉煌。